![]() 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 |
地名:麗水市 | 隸屬:浙江省 |
區劃代碼:331100 | 代碼前6位:331100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轄區面積:約172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蓮都區城東路99號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蓮都區 | 331102 | 1502km2 | 蓮都區歷史悠久,始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時稱括蒼縣,屬處州府治,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改為麗水縣,1986年撤縣設立縣級麗水市,200…[詳細] |
青田縣 | 331121 | 2484km2 | 青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位于東經119度41分~120度26分和北緯27度56分~28度29分之間。東接溫州,南連瑞安、文成,西臨麗水、景…[詳細] |
縉云縣 | 331122 | 1482km2 | 縉云始建于公元696年,距今1300多年歷史?h域面積1503平方公里,人口46萬,下轄7鎮8鄉3個街道,253個行政村,素有“黃帝縉云,人間仙都”的…[詳細] |
遂昌縣 | 331123 | 2539km2 | 遂昌,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全縣總面積2539平方公里,人口23萬,素有“金山-、仙縣遂昌”之美譽。遂昌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是華東地區生物多樣…[詳細] |
松陽縣 | 331124 | 1406km2 | 松陽地處浙西南山區,甌江上游,隸屬麗水市?h域面積1406平方公里,總人口24.06萬,轄3街道5鎮11鄉401個行政村。全縣“八山一水一分田”,縣域…[詳細] |
云和縣 | 331125 | 978km2 | 云和縣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地處浙西南,位于甌江上游?h域總面積984平方公里,轄4街道3鎮3鄉,168個行政村。其縣情有以下特點:
…[詳細] |
慶元縣 | 331126 | 1898km2 | 一、地理位置
慶元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處北緯27°25′—27°51′,東經118°50′—119°30′之間。東、南、西三面與福建壽寧、政和、松…[詳細] |
景寧縣 | 331127 | 1950km2 | 景寧設縣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幾經撤并,于1984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畬族自治縣,現為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自治縣?h域面…[詳細] |
經濟開發區 | 331171 | …[詳細] | |
龍泉市 | 331181 | 3059km2 | 龍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閩贛邊境,自古人文昌盛,舊為“浙水東文獻之邦”,史稱“衣冠文物甲于諸邑”,被譽為“處州十縣好龍泉”,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中國…[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為處州,麗水名字的由來是源于城北的麗陽山,山后有古溪潺潺流過。據唐代《元和郡縣志》記載:“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阻險,九十里間五十六瀨,名為大惡,隋開皇中,改為麗水,皇朝因之,以為縣名。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麗水市位列第128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麗水市入選。
2023年2月,2022年中國地級市科技創新發展總指數排名發布,麗水市位列第13。
2022年,麗水市GDP總量為1830.9億元,位列2022年浙江省各市GDP排行榜第11位。
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麗水市上榜。
2022年11月,生態環境部命名麗水市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2年9月,全國愛衛辦確定麗水市為2021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2022年8月,麗水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
2022年6月,麗水市上榜中國城市引力100強第67位。
基本介紹:
中國生態第一市——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全市戶籍總人口266萬人,現轄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云和縣、慶元縣、縉云縣、遂昌縣、松陽縣、景寧縣,9個縣(市、區)均為革命老根據地縣,景寧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書記主政浙江期間,曾八次深入麗水調研,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推動麗水逐步成為名副其實的“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
麗水生態優越,環境得天獨厚。麗水山好:森林覆蓋率80.79%,全國第二;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573座,其中鳳陽山黃茅尖1929米,為-第一高峰。麗水水好:是甌江、錢塘江、飛云江、椒江、閩江、賽江“六江之源”,境內水質達標率98%,飲用水合格率100%,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麗水空氣好:每立方厘米空氣的負氧離子平均濃度為3000個左右,市區空氣優良率90.1%,是全國空氣質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已連續12年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8年全省第一,生態文明總指數全省第一。
麗水風光秀美,自然資源豐富。全市森林、水能、礦產、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總量均居全省首位,有“動植物搖籃”之美譽。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書記曾用“秀山麗水、天生麗質”贊美麗水。全市共有旅游資源單體2365個,其中優良級353個;有黨史勝跡465個,是第二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市已建成國家4-旅游景區19個、省級旅游度假區5個,高等級景區數量居全省第三。累計建成美麗鄉村風景線25條、美麗鄉村精品村(示范村)257個,發展農家樂(民宿)2864家,床位3萬張。2015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達到426億元,增幅連續10年超過25%。
麗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置處州府,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通濟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合稱“麗水三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龍泉青瓷,始于1700多年前的三國兩晉,是我國制瓷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窯系之一,不僅是中國文化符號,更是世界級的文化瑰寶。龍泉寶劍始于春秋戰國時期,鍛制歷史長達26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劍”。青田石雕始于南北朝,距今1600多年,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一,被譽為“印石之祖”,多次被選為國禮,價值堪比黃金。麗水擁有“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攝影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氣候養生之鄉”“國際休閑養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10張金名片,攝影文化、華僑文化、畬族文化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在發展中提升,在傳承中創新,不斷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麗水社會和諧,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麗水把踐行“兩山”重要思想作為第一擔當,著力打造全國生態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雙示范區”,初步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2.3億元,同比增長6.4%;財政總收入151.6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751.5億元,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9.3億元,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75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8.4:45.6:46。先后被列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唯一的踐行總書記治水理念先行示范區。農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全省第一,食品安全滿意度連續7年全省第一,社會道德環境公眾滿意度連續3年全省第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連續2年全省第一,市民生活滿意度全省第一。
守著綠水青山一定能收獲金山銀山。今后一個時期,麗水將進一步爭當“兩山”排頭兵,凸顯擔當本色,牢牢把握“綠色發展、科學趕超、生態惠民”發展主線和“全域統籌、生態引領、城鄉一體”發展路徑,打造美麗環境、發展美麗經濟、創造美好生活,勇當踐行“兩山”重要思想的地市標桿和全國樣板。將進一步堅定“兩山”自信心,凸顯生態底色,堅決守住生態底線、增收底線、平安底線,確保麗水生態底色永不褪色、永不變色,讓好山好水好空氣既能惠及麗水人民,還能惠及全省、全國人民。將進一步堅持“兩山”辯證法,凸顯發展特色,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快建設“生態美、產業優、機制活、百姓富、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美麗幸福新麗水,切實體現好“尤為如此”的示范和擔當!
區劃:浙江省·麗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