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沽口炮臺遺址 |
地名:濱海新區 | 隸屬:天津市 |
區劃代碼:120116 | 代碼前6位:120116 |
行政區域:天津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津 |
長途區號:022 | 郵政編碼:300450 |
轄區面積:約227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6.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911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新港街道 | |
下轄地區:16個街道、5個鎮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塘沽街道 | 120116002 | 21.77km2 | 塘沽街道位于濱海新區核心區,由原新村街、于家堡街、新港街三個街整合而成。東至天津港保稅區一號卡子門、京山鐵路、天津新港海關東側圍墻、天津港客運站西側圍…[詳細] |
杭州道街道 | 120116005 | 7.85km2 | 杭州道街道辦事處是區委區政府直接管轄的城區街道,位于濱海新區的中心區域,東至洞庭路—建材路,南至京山鐵路線—新港四號路,西至車站北路,北至京津塘高速公…[詳細] |
新河街道 | 120116006 | 32km2 | 新河街道位于濱海新區核心區西北部,東至車站北路--京津塘高速--寧車沽路--新河干渠與杭州道街和新北街相鄰,西至津塘公路--排灌渠--塘黃路--北大街…[詳細] |
大沽街道 | 120116007 | 201.13km2 | 大沽街道位于濱海新區南部,東鄰南疆港和臨港經濟區;南臨輕紡經濟區;西接新城鎮、官港森林公園和大港城區;北依海河,整合后區域面積達201.13平方公里,…[詳細] |
新北街道 | 120116008 | 15.88km2 | 新北街道2010年7月成立。轄區東起京山鐵路,西至新河干渠,南至京津塘高速延長線,北至北環鐵路。轄區面積15.88平方公里,下轄13個社區,31個自然…[詳細] |
北塘街道 | 120116009 | 150.46km2 | 北塘街道位于濱海新區中部(原塘沽區北部)。南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塘沽海洋高新區、北抵中新生態城和清河農場,西到黃港度假村和寧河縣,東接渤海灣和天津經…[詳細] |
胡家園街道 | 120116011 | 75.2km2 | 胡家園街道位于濱海新區西部,東臨新河街道,西與東麗區接壤,南接海河,北抵黃港水庫南大堤。胡家園街道于2001年底由河頭鎮政府和中心橋鎮政府合并建立。街…[詳細] |
新港街道 | 120116012 | 6.38km2 | 天津市塘沽區新港街道位于塘沽區東部,瀕臨天津港和保稅區,與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總面積約6.38平方千米,人口58446人,暫住人口9308人。街道…[詳細] |
新村街道 | 120116013 | 8.68km2 | 天津市塘沽區新村街道辦事處坐落在塘沽區崇安里10號,北靠京山線,南、西與新城鎮、胡家園街道辦事處接壤,東臨河北路。轄區總面積8.68平方公里,共有10…[詳細] |
泰達街道 | 120116014 | 40.8km2 | 天津濱海新區泰達街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由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港工業區)管委會所屬社會管理職能部門整體剝離合并組成,集中承接天津開發…[詳細] |
漢沽街道 | 120116031 | 91.82km2 | 漢沽街位于濱海新區北部,由原漢沽街和大田鎮整合而成。東至漢沽鹽場東邊線,與楊家泊鎮接壤;南至津漢快速路;西至薊運河、府北街、紅霞路、友誼路、大豐路、漢…[詳細] |
寨上街道 | 120116032 | 144.69km2 | 寨上街位于濱海新區漢沽城區東南部,轄區面積144.69平方公里,其中灘涂和圍海造田面積77.25平方公里,沿渤海有29公里海岸線。2014年1月1日寨…[詳細] |
茶淀街道 | 120116033 | 54.29km2 | 茶淀街位于天津市東部,濱海新區北部。2013年11月茶淀鎮、河西街合并為茶淀街,轄區面積54.29平方公里,下設8個社區居委會,17個村委會,3.3萬…[詳細] |
大港街道 | 120116051 | 46km2 | 1、地理位置
大港街坐落于濱海新區南部(原大港中心城區),北側津港公路以東至板港路,津港公路以西至李港鐵路,南至獨流減河,西至日板浮法玻璃廠,東…[詳細] |
古林街道 | 120116053 | 118km2 | 古林街道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南部,于2000年由官港街、千米橋街、古林鄉合并而成,總面積約118平方公里,東鄰鹽田、渤海灣,西接大港街,北與津南區接壤,…[詳細] |
海濱街道 | 120116054 | 158km2 | 海濱街地處濱海新區南部,東鄰南港工業區,南與河北省黃驊市隔河相望,西接太平鎮,北靠大港水庫,轄區面積約158平方公里![詳細] |
新城鎮 | 120116100 | 29.8km2 | 新城鎮位于海河南岸,轄區土地面積29.8平方公里,東臨中心商務區,南接中部新城,與塘沽老城區隔河相望,地處各功能區輻射帶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詳細] |
楊家泊鎮 | 120116135 | 60.89km2 | 楊家泊鎮清代屬寧河縣崇仁里,解放前為寧河縣楊家泊鄉,河北省豐南市的部分村莊分別于1957年、1960年相繼劃入。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后經多次調整…[詳細] |
太平鎮 | 120116156 | 174.7km2 | 太平鎮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最南端,東鄰海濱街,南連河北黃驊市,西接小王莊鎮,北臨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大港油田腹地,南北長15.4公里,東…[詳細] |
小王莊鎮 | 120116157 | 130km2 | 小王莊鎮地處渤海之濱,南與河北省黃驊市毗鄰,西與天津市靜?h接壤,東臨濱海新區中塘鎮和太平鎮,轄區面積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萬畝。轄區內有行政…[詳細] |
中塘鎮 | 120116158 | 89km2 | 中塘鎮鎮域面積89平方公里,所轄24個行政村,人口5.5萬人,2所中學、5所小學、1所幼兒園、2個衛生院、1個敬老院。中塘鎮地處天津市南部,濱海新區西…[詳細] |
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他片區) | 120116400 | 22.4km2 | …[詳細] |
天津港保稅區 | 120116401 | …[詳細] |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120116402 | …[詳細] | |
東疆保稅港區 | 120116403 | 13.6km2 | …[詳細] |
中新天津生態城 | 120116406 | 74km2 | …[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全境地處渤海之濱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濱海新區被納入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名單。
2023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公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濱海新區上榜。
2023年6月,濱海新區東疆綜合保稅區入選2023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2023年5月,公安部公布擬命名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候選對象名單,濱海新區入圍。
2023年5月,濱海新區被列為2023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入選地區。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濱海新區入選。
2023年1月,濱海新區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2023年1月,濱海新區被命名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旗)。
2022年12月,濱海新區被確定為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
基本介紹:
天津濱海新區,位于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保稅區、原塘沽、漢沽、大港三個管委會和東麗、津南區的一部分組成。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濱海新區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濱海新區常住人口達到202.88萬人。
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擁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天津港,2009年完成吞吐量3.8億噸,通達全球400多個港灣,服務華北、西北、東北12個省區市;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接國內外30多個世界名城;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信息通訊網絡,在第一時間與世界相連。這里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和中國面積最大、開放度最高的保稅港區,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鹽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土地,濱海新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了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對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國務院2006年20號文件對濱海新區開放開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堅持改革開放帶動、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發展環境保障,濱海新區將努力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服務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面積
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區110.85平方公里的基礎上,重點規劃建設面積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區面積已達221.95平方公里。
歷史
1995年10月天津機場正式被命名為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1995年9月本市濱海新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提出濱海新區最終向以港口為中心的國際目田貿易區發展。
濱海新區
1995年8月市濱海新區領導小組舉行第九次全體會議,濱海辦陳質楓主任匯報濱海新區95年上半年建設進展情況和下半年各項工作安排。1996年3月濱海新區召開煤炭污染專項治理動員大會,葉迪生副市長到會并講話,會上頒布了《天津市人民0關于對濱海新區煤炭污染進行專項治理的通告》。
1997年4月國家“九五”重點技改攻關項目一天津港口EDI中心開通。
1998年1月濱海新區1998年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1998年濱海新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議計劃》。
1999年11月經濱海新區十五次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市領導審閱同意,《濱海新區前五年建設成就及后五年發展思路》印發。
2000年1月高度開放的現代化經濟新區濱海新區的建設被列為20世紀影響天津的重大事件。
2001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官方網站“濱海新區網”正式開通。
2006年7月,國務院進一步明確天津的城市定位,將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2006年4月26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
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原則同意這一《方案》,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改革、開發開放將出現新的局面。
2007年,空客A320總裝線項目在這片土地上開工建設。
2009年11月9日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帶動區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天津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
2009年10月下旬開始至2010年1月底,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分為五個階段有序推進。從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上旬,陸續選舉產生第一屆區委、區紀委機構,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區0區長、副區長,區法院院長、區檢察院檢察長。
人口
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全面推進,新區人口聚集明顯提速。截至2008年底,濱海新區常住人口達到202.8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64萬人,增長17.8%,新增人口占全市人口增量的50.2%。
經濟增長、產業發展是促進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以后,生產總值保持20%以上的增幅,去年更是達到23%,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特別是隨著八個產業功能區的全面開發和360多個重大工業、服務業項目的加快建設,吸引和聚集了大量外來人口。2008年新區外來常住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30.82萬人,增長59.3%,占全市外來人口增量的58.2%。
高端人才成為新增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濱海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現代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文化創業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中冶天工、鞍鋼北方基地、中石油渤海鉆探公司等一批總部項目和軟通動力、中興通訊、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等眾多高新技術項目紛紛落戶濱海新區,引進了大量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為濱海新區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1993年戶籍人口99.2萬人,常住人口103萬人。
2002年戶籍人口106萬人,常住人口126萬人。
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
2007年戶籍人口114.41萬人,常住人口172.09萬。
2008年常住人口202.88萬人。
地理位置
天津濱海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豐南縣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
氣候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濱海新區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并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全年平均氣溫12.3℃,高溫極值40.9℃,低溫極值零下18.3℃。年平均降水量566.0毫米,降水隨季節變化顯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全年大風日數較多,8級以上大風日數57天。冬季多霧、夏季8-9月份容易發生風暴潮災害。主要氣象災害有:大風、大霧、暴雨、風暴潮、揚沙暴等。
環境
緊緊依托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以新區為中心,方圓500公里范圍內還分布著11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對外,濱海新區雄踞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位置,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直接面向東北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置身于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擁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濱海新區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大量開發成本低廉的荒地和灘涂,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原鹽、地勢、海洋資源等,同時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是國內外公認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的理想區域。
這里擁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通達全球400多個港灣,服務華北、西北、東北12個省區市;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接國內外30多個世界名城;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信息通訊網絡,在第一時間與世界相連。
周邊環境
以新區為中心,方圓500公里范圍內還分布著11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對外,濱海新區雄踞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位置,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直接面向東北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置身于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擁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濱海新區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大量開發成本低廉的荒地和灘涂,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原鹽、地勢、海洋資源等,同時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是國內外公認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的理想區域。
交通
隨著濱海新區的進一步開發開放,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已呈現出局限性,已成為新區經濟快速發展、
濱海大橋實景圖
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的瓶頸。實施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濱高速公路拓寬改造,加快推進已開工的國道112線、津寧高速、津港高速等項目,強化與區域腹地的聯系,形成10條對外運輸通道,進一步增強濱海新區對外服務輻射功能。
濱海新區的主要區域由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3個行政區和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3個功能區組成。這些區域內部的路網建設已經基本成形,區域內部溝通較好。但是,聯通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開發區、保稅區、天津港的跨區域交通卻非常欠缺,主干道較少,一些可以溝通區域的道路大多等級較差,路面較窄,通行能力低下,經常發生堵塞。而濱海新區的對外交通更是如此,道路的少、差、堵,也成為制約濱海新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瓶頸。
鐵路
在鐵路方面,濱海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站于家堡站正在加緊建設中,該項目預計2011年完工,總投資約120億元。已開工建設了多條通往周邊的鐵路,津秦鐵路客運專線2012年完工。
?崭
在?崭鄯矫,濱海新區將重點建設碼頭、航道和機場第二跑道、航站樓,全面提升?諆筛鄣脑O施規模和水平,使海港集裝箱與空港旅客年吞吐量到2011年分別超過1200萬標準箱與800萬人次。
濱海旅游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圍海造陸75平方公里,陸上25平方公里。濱海旅游區重點建設主題公園娛樂游、海上娛樂休閑游、海上休閑度假游、海上高端商務游、生態濕地休閑游、海上健身游等旅游項目,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和影視文化主題公園為核心,開發軍事體驗、影視文化等休閑娛樂項目。
渤海灣,新興的旅游大區,橫渡海峽對岸的黃河濕地,是中國大陸的“肺”。
歷史沿革:
1995年9月濱海新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
規劃提出濱海新區最終向以港口為中心的國際自由貿易區發展。
2000年1月高度開放的現代化經濟新區濱海新區的建設被列為20世紀影響天津的重大事件。
2006年4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
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原則同意這一《方案》,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改革、開發開放將出現新的局面。
2009年11月9日天津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
2010年1月11日,濱海新區第一屆政府、濱海新區第一屆人大掛牌,標志著濱海新區正式成立,名稱沿用至今。
區劃:天津市·濱海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