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波故居 |
地名:益陽市 | 隸屬:湖南省 |
區劃代碼:430900 | 代碼前6位:430900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湘H |
長途區號:0737 | 郵政編碼:413000 |
轄區面積:約123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3人/平方公里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資陽區 | 430902 | 572km2 | 資陽區位于益陽市中心城區資水北岸,人口42萬,面積680平方公里。
資陽區轄2個街道、5個鎮、1個鄉:大碼頭街道、汽車路街道、長春鎮、新橋河鎮、迎…[詳細] |
赫山區 | 430903 | 1279km2 | 赫山區位于湘中偏北,是益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側丝87.7萬,面積1303.2平方公里,轄5街道11鎮8鄉,區府駐赫…[詳細] |
南縣 | 430921 | 1327km2 | 南縣地處湘鄂兩省邊陲,洞庭湖區腹地,介于東經112°10′53″—112°49′06″,北緯29°03′03″—29°31′37″之間,東西跨62.…[詳細] |
桃江縣 | 430922 | 2068km2 | 桃江鄉地處龍南西北部,屬城郊鄉鎮,東靠龍南鎮、南連渡江鎮、安基山林場、西北與全南縣接壤,沿桃江河龍南段北段28公里與龍南鎮劃江而立。
今桃江鄉,明…[詳細] |
安化縣 | 430923 | 4945km2 | 安化,地處湘中偏北,資水中游,雪峰山脈北端?偯娣e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轄17個鎮、12個鄉、1個建鎮實驗區?h總人口95.1萬,有漢…[詳細] |
大通湖管理區 | 430971 | 大通湖區位于湘中偏北,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5′28″至112°42′02″,北緯29°01′19″至29°19′16″,跨37、38兩帶,東鄰漉…[詳細] | |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 430972 | 益陽高新區前身為1992年成立的朝陽經濟開發區,200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全區分朝陽…[詳細] | |
沅江市 | 430981 | 2129km2 |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瀕臨洞庭湖濱。全市面積2071平方公里,人口72萬。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7℃。
沅江建縣已有1500年歷…[詳細] |
地名由來:
秦代資江下游稱益水,以縣治在益水之北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益陽市被確定為2023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支持城市。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益陽市位列第200名。
2023年4月,第十一批(2022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名單公布,益陽市入選。
2023年2月,2022年湖南省各市州GDP排行榜出爐,益陽市以2108億元位列第10位。
2022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益陽市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益陽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益陽市GDP達2019.27億元,位列2021年湖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0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益陽市位列第176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益陽市位列第160名。
基本介紹:
益陽市北擁南洞庭,背倚雪峰山,轄赫山區、資陽區、安化縣、桃江縣、沅江市、南縣6個縣市區和國家級益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通湖管理區,總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9.4萬。
益陽歷史悠久、人文厚重。自秦代置縣以來從未更名,是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三國時期著名古戰場,梅山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素有“中國詩歌之鄉”“花鼓戲窩子”等美譽。這里誕生了全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金家堤支部,涌現了共和國第一號烈士段德昌等革命英烈,走出了14名兩院院士、4名外籍院士、15名長江學者,是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黨的文藝路線奠基人之一周揚和《暴風驟雨》《山鄉巨變》創作者周立波的故鄉,被譽為“文學之鄉”。這里體壇群星閃耀,先后走出了龔智超、田卿、諶利軍3位奧運冠軍,各項目運動員先后奪得世界冠軍108項,是全國有名的“羽毛球之鄉”,被譽為“世界冠軍搖籃”。
益陽山水秀麗、物產豐饒。全市森林覆蓋率54.2%,水面占總面積的11.1%,有濕地面積17.7萬公頃,自古就是富饒的“洞庭糧倉”“魚米之鄉”,是全國著名的“黑茶之鄉”“稻蝦之鄉”“楠竹之鄉”,有4A級旅游景區8個、3A級旅游景區20個,先后獲評“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益山益水·益美益陽”形象深入人心,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益陽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窘ǔ闪艘允称芳庸、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新材料等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是重要的食品工業基地、汽車線路板和鋁電解電容器生產基地、船舶等特種裝備生產基地、醫療康養產業基地、新能源基地。作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省唯一的現代農業改革試驗市,益陽市深入實施現代農業“131千億級產業工程”(即做強安化黑茶產業,突出發展優質水產業、優質稻蝦產業、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特色休閑食品產業)!耙豢h一特”“一特一片”農業產業格局全面構建,安化黑茶、南縣稻蝦米、桃江竹業、沅江蘆筍、大通湖蟹等優質農產品享有較高市場知名度。
益陽區位優良、未來可期。作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一極和長株潭城市群的拓展區、輻射區,中心城區距省會長沙不到50公里,坐益長高鐵到長沙火車站約30分鐘,距長沙黃花機場、高鐵南站約90分鐘車程。3條鐵路、6條國道、28條省道及長常、二廣等多條高速公路縱橫全境,水路經洞庭湖可通江達海,渝長廈、呼南高鐵相繼通車和啟動,正努力建設區域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城市。
當前,益陽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謀劃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錨定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奮力書寫新時代高標準的“山鄉巨變”,推動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益陽。202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08.02億元、增長4.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12億元、增長10.5%,地方稅收收入66.77億元、增長11.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0.87億元、增長2.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8元、增長6.3%。2023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12.53億元,同比增長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49億元、增長8.93%,地方稅收收入36.11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60億元、增長8.1%。
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為楚洞庭郡地。
秦屬長沙郡,置益陽縣,以縣治位于益水(今資水)之陽而得名,是為區境置縣之初。
三國吳為衡陽、南郡地。
晉為衡陽、南平郡地。
南朝宋為衡陽、長沙、武陵、南平郡地。
梁置藥山郡,轄藥山、重華2縣,約當今沅江市地;大部仍為衡陽、南平郡地。
隋廢藥山郡,為長沙、巴陵、武陵郡地。
唐為潭州或長沙郡、岳州或巴陵郡地。
五代為潭州、岳州、郎州地。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鼎州。
南宋乾道元年(1165)升為常德府。
元為天臨、岳州、常德、澧州路地。
元貞初升益陽縣為州,治今益陽,屬夭臨路。
明為長沙、常德、岳州府地,益陽州降為縣。
清為長沙、常德府及南州直隸廳地。
1938年,屬湖南省第一、第二、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0年3月,設第五行政督察區,轄益陽、安化、湘鄉、寧鄉、漢壽、沅江等6縣,專員公署駐益陽縣城。
1949年7月25日,益陽專區成立,專員公署駐益陽縣城城關區,轄益陽、安化、湘鄉、寧鄉、漢壽、沅江共6個縣級政區,下轄35個區,9個鎮、1244個鄉。
1950年3月,益陽縣城關區改為益陽城關區,升為縣級區,直屬益陽專區,9月益陽城關區改為益陽市。
2002年9月,撤銷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紅4個農場,設大通湖管理區,由市直接管理。
2002年,朝陽經濟開發區更名為益陽市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
2021年末全市11個街道、72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
區劃:湖南省·益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