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慎文化園 |
地名:漯河市 | 隸屬:河南省 |
區劃代碼:411100 | 代碼前6位:411100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豫L |
長途區號:0395 | 郵政編碼:462000 |
轄區面積:約269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6.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79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源匯區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源匯區 | 411102 | 230km2 | 源匯區成立于1986年5月,古稱源匯寨,位于漯河西南,南接駐馬店,面積230.3平方公里,F轄馬路街、老街、順河街、干河陳4個街道,問十鄉、空冢郭鎮…[詳細] |
郾城區 | 411103 | 452km2 | 漯河市郾城區素有"古郾子國"之稱,建縣制于隋開皇五年,是龍山文化發祥地、文宗字祖許慎故里、岳飛"郾城大捷"古戰場,境內有五千年前龍山文化中期的高臺建筑…[詳細] |
召陵區 | 411104 | 434km2 | 召陵歷史悠久,位居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魏國在此建立了召陵邑。2004年9月經國務院、河南省政府批準,設立召陵區,成為中國食品名城、全國…[詳細] |
舞陽縣 | 411121 | 773km2 | 舞陽屬溫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4.6℃,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0.7℃。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詳細] |
臨潁縣 | 411122 | 803km2 | 臨潁縣地處中原腹地,因濱臨潁河而得名。全縣轄10鎮4鄉2個街道辦事處,367個行政村,人口76萬,面積821平方公里。近年來,臨潁縣堅持以創建中原經濟…[詳細] |
西城區 | 411171 | 西城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這里坐擁高鐵西站,所在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107國道貫穿南北,北距新鄭國際機場不足一小時車程,鄭漯城際鐵路納入規劃,一小…[詳細] | |
經濟技術開發區 | 411171 | 國家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鑲嵌在沙澧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位于"中國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區的東南部,是漯河市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國家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詳細] | |
示范區 | 411172 | …[詳細] |
地名由來:
漯河在明朝中期以前名螺灣河,因澧河與沙河交匯處形似螺灣,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改螺為漯灣河鎮,后省略灣字以漯河稱至今。
榮譽排行:
2023年6月,漯河市入選2023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2023年5月,漯河市被確定為2023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支持城市。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漯河市位列第184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漯河市入選。
2023年1月,交通運輸部公布“十四五”期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名單,漯河市上榜。
2022年,漯河市GDP總量為1812.9億元,位列2022年河南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5位。
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漯河市上榜。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漯河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2年1月,漯河市入選河南省雙擁模范城(縣、區)。
基本介紹:
漯河市地處河南省中南部,是豫中中小城市群的中心。漯河市位于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總地勢西高東低,有少量黃土崗分布,境內河流分別為沙潁河、汾泉河和洪汝河水系,是淮河較大支流,其中沙、澧河橫貫全境,在市區交匯后穿越市區而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漯河市是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省轄市,轄舞陽縣、郾城縣、臨潁縣和源匯區。全市共有5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250個行政村。
漯河市位于暖溫帶南部邊緣,屬于溫暖性季風氣候。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全市累年平均氣溫為14.6℃,7月份最熱,累年平均氣溫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氣溫為0.5℃。全年無霜期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為749.2─845.2毫米,日照時數為2187─2359小時。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因此,漯河市不僅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煙葉、芝麻等多種農作物,畜牧養殖業也發展迅速,而且還出產動植藥中草藥461種。
漯河市自然資源主要有土地、巖鹽及河沙。據統計,全市實有耕地166千公頃,林地5083公頃,水域16.64千公頃,未利用土地2307公頃。漯河土壤共有砂質、壤質和膠質三種類型,以壤質土壤為主,肥力水平較高。漯河市水資源豐富,地表水年均天然徑流量為3.7億立方米,沙、澧河等過境水徑流量為27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年均總補給為5.2億立方米,可開采量為3.7億立方米,單井涌水量每小時超過60噸。中深層地下水日開采量可達2.5萬噸。巖鹽主要分布于舞陽縣的孟寨和姜店兩個鄉,面積為80平方公里,儲量約400億噸,鹽的品位為98.53%,達到國家食用標準。河沙資源主要產于沙河、澧河,沙質純凈,大小均勻,配級合理,年開采量為200萬立方米,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漯河市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保護較好。東漢文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墓、紀念館,修葺一新;建于北宋的《彼岸寺經幢》,又稱“龍塔古篆”,造形優美,挺拔壯觀;著名的具體記載三國魏黃年間,魏公卿將軍勸進及漢獻帝禪位于曹丕歷史經過的,“公卿將軍上尊號奏”與“受禪表”兩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學家王朗撰文,書法家梁鵠書寫,書法家鐘繇鐫刻,因撰文、書法、鐫刻俱絕世稱“三絕碑”;曹丕稱帝的靈壇“受禪臺”;還有北舞渡山陜會館彩牌樓遺址、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一橋――-小商橋、抗金名將楊再興的陵園、西游記宮、善惡宮、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壩水上游覽區等數十處人文景觀。辟有小商橋旅游渡假區、雙龍渡假區。1997年接待國外游客1113人次。旅游收入達65萬元。
區劃:河南省·漯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