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洞天 |
地名:三亞市 | 隸屬:海南省 |
區劃代碼:460200 | 代碼前6位:460200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瓊B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2100 |
轄區面積:約19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3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行政村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海棠區 | 460202 | 255km2 | 海棠灣鎮位于三亞市的東部,是三亞市的東大門,東與陵水黎族苗族自治縣英州鎮接壤,南臨南海,西連田獨鎮及亞龍灣旅游開發區,北靠南田農場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詳細] |
吉陽區 | 460203 | 372km2 | 吉陽區,隸屬于海南省三亞市,位于三亞市東部,介于東經109°31′~109°48′,北緯18°14′~18°37′之間?偯娣e372平方千米。吉陽區屬…[詳細] |
天涯區 | 460204 | 944km2 | 因天涯海角風景區而得名; 清雍正十一年(1733)崖州知州程哲題字天涯,清末文人又在另一巨石上題刻海角二字,故名![詳細] |
崖州區 | 460205 | 347km2 | 崖城鎮:即崖州古城,三亞市西45公里處,是我國最南端的古城,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共有103幢,整座城樓的設計為明朝風格,樓檐、樓頂古香古色的韻…[詳細] |
育才生態區 | 460271 | 育才生態區的…[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三亞河(古名臨川水)有三亞東西二河至此會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亞”。
榮譽排行:
2023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公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三亞市上榜。
2023年5月,公安部公布擬命名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候選對象名單,三亞市入圍。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三亞市位列第88名。
2023年4月,第十一批(2022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名單公布,三亞市入選。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三亞市入選。
2022年,三亞市GDP總量為847.1億元,位列2022年海南各市縣GDP排行榜第3位。
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三亞市上榜。
2022年8月,三亞市入選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2022年7月,三亞市三亞千古情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基本介紹:
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市),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地級市,目前已成為海南南部中心城市。鹿城三亞作為我國最南端的熱帶海濱旅游城市,旅游資源豐富;在發展熱帶農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富饒的自然資源。三亞的海域廣闊,海洋資源也十分豐富.
三亞市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2000年底全市總人口(常住人口)48.31萬人(市鎮人口14.9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4萬人,苗族3407人,回族7096人。語言有普通話、海南話、軍話、邁話、黎話、回輝話、儋州話、蛋家話等。
三亞市行政建制為市政府、辦事處、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全市轄兩個管理區、一個辦事處(河東、河西管理區,南海辦事處),5個鎮:崖城鎮、天涯鎮、海棠灣鎮、田獨鎮、鳳凰鎮(它們由藤橋、林旺、紅沙、田獨、羊欄、荔枝溝、天涯、崖城、保港、梅山等10鎮重新組成),3個鄉(高峰、育才、雅亮)。此外還管轄南田、南新、南島、立才、南濱5個國營農場。
三亞發展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旅游業龍頭”原則,處理城市各產業協調發展的關系。直至2000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在三次產業結構中比例是:第一產業占41.5%,第二產業占21.4%,第三產業占37.1%;三次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第一產業貢獻44.1%,第二產業貢獻18.1%,第三產業貢獻37.8%。 。
區劃:海南省·三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