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圭峰山 |
地名:江門市 | 隸屬:廣東省 |
區劃代碼:440700 | 代碼前6位:4407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轄區面積:約950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80萬人 |
人口密度:約505人/平方公里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蓬江區 | 440703 | 320km2 | 蓬江區位于江門市區蓬江河以北,總面積323.7平方千米。2004年,戶籍人口43.64萬人。
區人民政府駐環市街道建設二路18號,郵編:529051…[詳細] |
江海區 | 440704 | 109km2 | 江海區總面積107平方千米?側丝15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滘頭街道,郵編:529000。代碼:440704。區號:0750。拼音:Ji…[詳細] |
新會區 | 440705 | 1355km2 | 新會,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平…[詳細] |
臺山市 | 440781 | 3288km2 | 臺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陸地總面積3308.24平方公里,現轄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90.77…[詳細] |
開平市 | 440783 | 1657km2 | 開平(907年四月~911年四月)是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年號,共計5年。閩太祖王審知在開平三年至五年(909年四月~911年四月)亦用此年號。
基本概況…[詳細] |
鶴山市 | 440784 | 1083km2 | 鶴山市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北鄰高明南海順德,西接新興,東毗蓬江,南連開平。鶴山于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建…[詳細] |
恩平市 | 440785 | 1694km2 | 在源遠流長的錦江河畔,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好像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她就是中國著名僑鄉、溫泉之鄉恩平。
恩平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郊、珠江三角洲西南端,…[詳細] |
地名由來: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江門市位列第72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江門市入選。
2022年,江門市GDP總量為3773億元,位列2022年廣東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8位。
2022年11月,江門市被確定為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2022年10月,中國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江門市排名第57位,為Ⅱ型大城市。
2022年11月,江門市入選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2022年6月,江門市上榜中國城市引力100強第65位。
2022年4月,江門市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1月,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爐,江門市位列第80。
基本介紹:
江門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南臨南海。市區江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因商貿而興盛,逐漸成為珠三角的一個貿易中心,是西江中下游一帶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1902年江門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904年在江門北街設海關,為廣東八大關之一。1983年江門市從佛山專區劃出,成為省轄地級市,F管轄新會、蓬江、江海三個市轄區,代管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四個縣級市(臺、開、恩、新、鶴習稱“五邑”)。市人民政府駐江門市西區大道2號。江門市歷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陳白沙,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中國首位飛行師馮如,著名僑領司徒美堂等。
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低山丘陵錯落其間,河網縱橫,土地肥沃。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屬亞熱帶海洋氣候。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可開采的有石灰石、硅砂、鉀長石、獨居石、水晶、綠柱石、煤、稀土及金、銀、銅、鐵、錫、鎢等37種。
江門市是“全國第一僑鄉”,祖籍江門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367.9萬人,分布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約占全國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市內僑眷、僑屬占人口53%。
江門市是粵西的重要交通走廊,廣湛線325國道橫貫全市,佛開高速公路、江鶴高速公路、新臺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會和臺山段已建成通車,江中高速公路、開陽高速公路已在修建。境內西江、潭江兩大流域均有河海聯運之利,已通航廣州、廣西梧州和港澳等地,水路至香港95海里,至澳門53海里。
江門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最新評出的江門僑鄉八景是:江門東湖公園的“東湖倩影”、新會天馬村的“小鳥天堂”、新會圭峰山風景區的“圭峰疊翠”、臺山上下川島海濱旅游區的“川島風情”、開平塘口鎮的“立園春曉”、開平的“碉樓奇觀”、恩平的“溫泉仙境”、鶴山大雁山風景區的“雁影波光”等。此外,主要旅游景區還有白水帶風景區、陳白沙紀念館、茶庵寺、古猿洲、洪圣祠、崖門炮臺、崖山慈元廟、梁啟超故居、叱石旅游風景區、古兜山旅游風景區、石花山旅游風景區、梁金山旅游風景區、鰲峰山旅游風景區等等。
歷史沿革:
秦、漢時為南?さ。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屬交州南?。
兩晉時隸屬不變。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設新會郡,屬新會郡;南齊、梁、陳三朝沿襲不變。
隋開皇十年(590)撤新會郡為縣,改屬封州;十一年封州改為允州,屬允州;十三年允州改為岡州,屬岡州,州治設在今新會區會城鎮。
唐貞元末年(805)撤岡州,改屬廣州。
五代南漢國屬廣州。
南宋改州為府,屬廣州府;祥興元年(1278),廣州府改為翔龍府,屬翔龍府。
元代改府為路,屬廣州路。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蓬江河北岸蓬萊山附近形成墟集,稱江門墟。
明代又改路為府,屬廣州府;明成化十四年(1478),今恩平、開平及鶴山部分地域屬肇慶府。
清沿明制,分屬廣州府、肇慶府。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江門被辟為通商口岸,1904年成立江門海關。
1913年至1949年,先后隸屬廣陽綏靖處、粵海道、中區委員公署、西江善后委員公署、督辦委員公署、第四區綏靖公署、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第十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期間,1925年8月,當時的廣東省政府將江門埠定為省轄市,同年11月在原石灣廟設市政廳;1930年置省轄市,1931年撤市復歸新會縣。
1949年設江門市,屬粵中專區。
1950年1月12日,經政務院批準設立江門市(地級市),此名沿用至今。
1952-1954年為粵中行政區駐地。
1958年降為縣級市,屬佛山專區。
1959年,高要專區更名為江門專區,原佛山專區的江門市和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高明、鶴山6個縣劃歸江門專區。
1961年,江門專區更名為肇慶專區。
1963年,肇慶專區的江門市和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高鶴5個縣從肇慶專區分出,劃歸佛山專區。
1966年升地級市,改省轄。
1970年降為縣級市,屬佛山地區。
1975年再改地級市,由省轄。
1983年實行市帶縣,將臺山、開平、恩平、新會、鶴山、陽江、陽春7縣劃歸江門市。
1984年設城區、郊區2市轄區。
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
1992年至1994年,轄內的臺山、新會、開平、鶴山、恩平5縣先后撤縣設市(縣級),省直轄,由江門市代管。
1994年,城區和郊區分別更名為江海區、蓬江區。
2002年,新會市改江門市轄區。
區劃:廣東省·江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