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博物館 |
地名:三明市 | 隸屬:福建省 |
區劃代碼:350400 | 代碼前6位:350400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轄區面積:約229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8.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8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梅列區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三元區 | 350404 | 1151km2 | 三元區為三明市中心城區,是原中央蘇區縣,下轄1鄉4鎮和7個街道,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年末戶籍人口29.98萬人,常住人口40.9萬人…[詳細] |
沙縣區 | 350405 | 1799km2 | 沙縣,隸屬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總面積1815平方千米,總人口27.2萬人,是全國34個中央蘇區縣之一、全國南方重點林區縣。
這里氣候溫和,…[詳細] |
明溪縣 | 350421 | 1730km2 | 明溪縣位于福建西北部,北緯26°08’—26°39’,東經116°47’—117°35’。面積1705.6平方千米。轄4鎮,5鄉。人口11.59萬,…[詳細] |
清流縣 | 350423 | 1806km2 | 清流縣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側,九龍溪上游,東臨永安,南接連城,西北與寧化毗鄰,東北與明溪接壤,通行閩客方言清寧話。清流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詳細] |
寧化縣 | 350424 | 2407km2 | 寧化縣位于北緯25°58′—26°40′、東經116°22′—117°02′,地處福建西部,武夷山東麓,全境南北長76.70公里,東西寬66.20公里…[詳細] |
大田縣 | 350425 | 2233km2 | 大田,別稱“巖城”,位于福建省中部,設縣始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自然實體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大田是中國高山茶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高山硒…[詳細] |
尤溪縣 | 350426 | 3420km2 | 尤溪縣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緯25°50′~26°26′,東經117°48′~118°39′?偯娣e3425.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42.0…[詳細] |
將樂縣 | 350428 | 2241km2 | 將樂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緯26°26′-27°04′,東經117°05′-117°40′?偯娣e2246.7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16.7…[詳細] |
泰寧縣 | 350429 | 1529km2 | 泰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緯26°33′-27°07′,東經116°53′-117°24′?偯娣e153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12.…[詳細] |
建寧縣 | 350430 | 1716km2 | 郵編:354500 代碼:350430 區號:0598 拼音:JianningXian
建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緯26°32′-27°06′,東…[詳細] |
永安市 | 350481 | 2931km2 | 永安市位于閩中偏西,東靠大田縣,西鄰連城縣,南毗漳平市,北與明溪縣、三元區接壤。因境內九龍溪與巴溪匯合于城區西,形似燕尾,故別名“燕城”,市標為“群燕…[詳細] |
地名由來:三明名稱的由來,有其特定的涵義。在廣義上它泛指現今整個三明轄區范圍;就狹義而言,則是市區所在地之名,市治所古稱三元,歷來是沙縣境內的一方屬地。民國29年(1940年)始置三元縣建制。1956年7月,三元、明溪兩縣合并時,各取兩縣原名的首字,合為“三明”作為新建縣名,并一直被沿用下來。
2023年10月,三明市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2023年9月,三明市被納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布局建設名單(功能型流通支點城市)。
2023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公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三明市上榜。
2023年5月,三明市被確定為第三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三明市位列第156名。
2022年,三明市GDP總量為3110.14億元,位列2022福建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8位。
2022年8月,三明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
2022年6月,三明市上榜中國城市引力100強第72位。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三明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聞名全國的精神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之一,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F轄有梅列、三元2區,永安1市,大田、尤溪、沙縣、明溪、清流、寧化、將樂、泰寧、建寧9縣,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公里,人口264.7萬人。三明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溫度15-19℃。
早在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三明就有古人類的活動蹤跡,清流縣狐貍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證明了這一點。東晉以后,尤其在唐宋年間的移民南遷浪潮中,三明寧化的石壁成為客家移民遷徒的中轉站,被譽為\"客家的搖籃\"。宋代大儒楊時(龜山)、羅從彥、朱熹,以及清代畫壇\"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書法大家伊秉綬等均與人杰地靈的三明有淵源關系。
三明山川秀麗,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旅游風景區有泰寧金湖,將樂玉華洞、銀華洞,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明溪滴水巖,寧化天鵝洞,沙縣七仙洞、淘金山,清流狐貍洞、七星巖,三元格氏栲自然保護區、龍泉山、梅列瑞云洞、將樂龍棲山等。其中泰寧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名勝古跡有尤溪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誕生地遺址,泰寧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尚書第,永安安貞堡等古建筑和寧化石壁村客家祖籍地等。
區劃:福建省·三明市 |